民警坚守在风雨中,疏导交通,确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安全畅通(魏伟 摄)
交警在市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劝导非机动车按道行驶(魏伟 摄)
打造文明和谐交通环境让创建工作更扎实
初春的清晨,寒冬的余威犹在,早起上班的人们不难发现,中心城区的各主要路口,交警已经早早地来到岗位,在车流中穿行,指挥疏导交通。与此同时,在这些路口的人行横道两端,拿着小红旗、不时吹着哨子的文明劝导员也开始了他们的文明服务,与路中间的交警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画面。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铜陵市的道路,尤其是主干道车流量增大、交通十分繁忙,特别是在高峰时段,确保道路有序、安全和畅通就成了交警部门的工作重点。“为防止道路堵塞,我们严格做到‘堵点见警察、高峰时站点、平峰有巡逻’,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都坚守岗位,早上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晚上推迟一个小时下班,中午加班是常有的事。”淮河路中队中队长汪鹏的一番话真实地反映了交警部门平日里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在2014年,在铜陵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节点上,广大交警坚持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畅通的交通环境。此外,交警支队还以铜都大道、滨江大道、隆门路、天店路为重点,按照全市“三线三边两小”环境整治工作分工部署,对工程渣土、易泼洒物运输重点单位、场所和路段实行全天候管控,督促港口码头业主安装视频监控,严肃查处货车污损号牌、放大字样不清、超速超载、逆向行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机动车乱掉头等现象曾是铜陵市创建工作的“顽疾”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交警支队上下联动、全警参与到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实行领导、民警包片包段责任制。同时,在全市公开招聘了202名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这些专业劝导的“主力军”在上岗前,交警支队对他们进行了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通过考核培训的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统一着装、统一标识,在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工作,劝导不闯红灯、走斑马线、走人行天桥、非机动车不逆向行驶等。他们积极的工作热情为铜陵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成功和全体市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这一系列综合措施的效应已经逐步显现:不文明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明显提升。
“作为一线交警,在路面上管理的过程中,也亲眼目睹了文明创建工作给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交警一大队民警张晏东告诉记者,文明城市虽然已经创建成功了,但交警和文明交通劝导员的工作状态却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们会一如既往地专注工作,文明规范执法,继续提升铜陵市的文明指数,擦亮铜陵市的城市名片。
提升交通管控能力让群众出行更安全
节日对于市交警支队高速大队的民警来说,这又是一个精神高度紧张的时间点。
作为镇守进出铜陵咽喉要道的前沿哨所,高速大队的所有民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天。
一级勤务模式,保证三分之二的警力在岗执勤,三分之一的警力备勤,随时应对突发事件。高速交警的这一段“春节故事”只是铜陵市交警部门开展日常交通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交警支队通过不断探索城市交通疏堵保畅方式方法,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实现了铜陵市城乡道路交通安全的平稳有序。
2014年,交警支队共在主城区设置交通隔离护栏7800余米,设置各类交通标志700余块,施划(更新)标线6.5万平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在城区路段,交警重点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闯红灯、逆向行驶、货车闯禁区、酒后驾驶以及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在城市周边道路、高速公路、省道,重点查处货车超载、客车超员、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违法停车等;在农村道路,重点查处面包车超员载客、酒后驾驶和低速货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对工程渣土、易泼洒物运输重点单位、场所和路段实行全天候管控,督促港口码头业主安装视频监控,严肃查处货车污损号牌、放大字样不清、超速超载、逆向行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对发现的道路运输泼洒违法行为实行严管重罚。
交警支队不仅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抓好重点车辆专项整治工作,还不断深化协作配合机制,抓好事故预防源头管理。同时要求查验岗民警上岗配戴执法记录仪,运用音、视频监管手段,实现对查验过程特别是重点车辆查验过程的监管。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定期对未检验、未注销车辆,未清分、未审验、未换证驾驶人进行集中清理。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好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交警支队还先后组织开展了“情满旅途,交警同行”春运工作、“守护平安”系列集中整治工作等。在全体交警的努力下,2014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强化作风建设让队伍战斗力有提升
2014年以来,市交警支队针对队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护短、不遮掩,敢于正视问题,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勇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查处,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民警的思想意识,转变了作风,纯洁了队伍,激发了活力,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筑牢廉洁从警思想基础
为突出抓好廉政教育,增强民警廉政风险防控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市交警支队在教育中,创新方式,贴近实际,用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广大民警。该支队在编印《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违法违纪案例选编》的基础上,还编印了《廉政风险防控知识手册》,拍摄制作了电视廉政教育短片《深渊》。通过个案剖析和警示教育,广大民警触动很大,受到了警醒。在此基础上,该支队建立了廉政谈话教育制度,对新提拔干部、新入警人员,支队纪委主动开展廉政谈话,防微杜渐,对重要岗位人员适时开展廉政谈话、警钟长鸣。该支队还开展了一次集中警示教育,组织民警到监狱开展现场教育,进一步提升民警的法纪观念。
及时消除违法违纪隐患
在不断强化队伍各项管理的同时,交警支队针对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定期分析队伍纪律作风状况,建立健全队伍纪律作风分析研判制度,及时掌握民警个人思想、工作和八小时之外活动情况,及时消除违法违纪隐患。在支队开展的重点问题排查活动中,要求各党支部围绕民警思想品德、规范执法、生活作风、行贿受贿、经商赌博、债务纠纷、酒后驾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苗头性问题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做到集中排查无死角,梳理出重点对象,明确帮教责任人,进行告诫谈话,每周上报一次民警工作及八小时以外情况、配偶意见等,每个党支部列出重点对象由支队领导进行重点谈话。在此基础上,该支队对民警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敢于较真碰硬,严肃查处。对因队伍管理不善,排查隐患不力,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单位,该支队实行“一案双查”制度,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不放过八小时外盲区
去年12月18日,市交警支队三大队在会议室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会上,大队领导真诚地希望各位民警家属在八小时以外配合单位共同监督和提醒,净化民警的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会后,大队领导还向各位民警家属发放了《致公安民警家属的一封信》和关爱联系卡,以及大队的《隐患排查表》,表内列出了8条“八小时外”苗头、倾向性问题,与会民警家属在《隐患排查表》上作为监督人签名。春节之前,交警支队机关、各基层所队都相继召开了民警家属座谈会。这是该支队强化民警八小时以外监督的一项内容。该支队针对民警在八小时外管理难的问题,积极发挥民警家属作用,要求民警家属在发挥贤内助作用的同时,监管好八小时以外的情况。为此,支队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及时通报支队队伍突出问题以及民警违纪情况,重点了解民警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并向民警家属告知生活作风、行贿受贿、经商赌博、债务纠纷、酒后驾驶等监督内容,向全体民警家属发放支队长、政委监督名片,保证民警八小时以外受到有效监督。
先进引领激发队伍活力
2014年12月3日,市公安机关“五项技能”大比武中交警支队参赛代表队的9名队员在全市公安机关9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蝉联全市公安机关大比武团体第一,并代表市局参加全省大比武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去年以来,交警支队结合队伍现状,有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结合“4+1”岗位争先、执法规范化建设年等活动,多措并举,不断强化机制建设,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队伍内部营造了争当先进、争创一流、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了交管工作科学发展和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去年,该支队被评为“行风热线十周年”先进单位,淮河路中队荣获省青年文明号集体荣誉称号,民警黄昌付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进个人,民警刘汉生被评为先进基层交警大队长,民警李扬、汪鹏当选为“铜陵好人”。(铜陵日报社 邓妍 通讯员 孙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