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铜陵市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倡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时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十项精神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推进,及时吹响战“疫”集结号,推动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防控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精神力量。
设计制作防疫公益广告
《医务勇士》-中国画--夏满华
聚焦公益宣传,线上线下同发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立体式疫情防控宣传,营造“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开设一批精神文明教育专题专栏。在市属一报两台分别开设《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凝聚抗击疫情力量》、《同心战“疫”》、《最美战“疫”人》、《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等专题专栏,借助手机、网络、微信、微博、视频、抖音、H5等多种传媒方式,深入宣传党中央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宣传报道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十项精神文明教育活动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二是创作一批防疫公益作品。结合疫情防控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宣传教育,确保宣传内容生动活泼接地气,先后设计制作了《众志成城》、《坚持一段时间换你长久平安》、《加减乘除小运算 打赢疫情阻击战》等动漫、视频类公益广告200余幅。文艺爱好者通过创作歌曲、诗词书画等方式,创作推出了歌曲《交响的爱之歌》、诗朗诵《英雄,我们永远在一起》、快板《抗疫一家人》、音乐MV《春回江城》、视频《众志成城抗疫情》《小城大爱》、音频《齐心战疫大广播》等一批优秀原创作品,为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者传情鼓劲。其中,原创MV《永不言弃》在新华网首页展示,点击量超过400万;歌曲MV《2020武汉加油》在市民中广泛流传,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安晚报、凤凰网等各大媒体报道转载。三是刊设一批户外媒体广告。在主城区主干道、商业综合体及城际交通主干道,利用市区20余处户外LED大屏、排架、高炮及40个果皮箱持续发布疫情防控广告6000余幅;在城市社区、公园广场、乡镇农村设置2000余块疫情防控宣传栏,沿街商铺、网点近800块显示屏宣传播放防控提示,利用铜陵大桥收费站电子显示屏,向来往旅客及市民宣传防疫防控知识。
党员应急支援“突击队”,分批次下沉到社区第一线,积极配合支援基层社区村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志愿者用“小喇叭”“村广播”“书记喊话”等接地气的“土话”宣传
聚焦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冲在前。坚持“阻击疫情、志愿先行”,依托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战“疫”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积极响应倡议精神。发布《关于号召全市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公布疫情防控应急志愿者联系方式,组织志愿者积极支援基层社区村镇,开展消杀、保洁、排查、登记、宣传、走访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50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万小时。二是扎实推进文明实践。印发《关于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通知》,全面动员全市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9个文明实践所和413个文明实践站开展“齐心战‘疫’宣传行动”,招募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志愿者4万余名,深入社区、村镇助力宣传引导和排查治理,配合做好走访调查、防控宣传、卡点排查、测量体温等志愿服务活动,设置疫情防控宣传栏1200余期,出动疫情防控广播喇叭、广播车等1万余小时,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明白纸、倡议书等50余万份。各乡镇宣传车覆盖所有自然村、社区小区,宣传覆盖率达到100%,“小喇叭”“村广播”“书记喊话”等接地气的“土话”宣传在铜陵成为一种时尚,在朋友圈广为传播。三是精准提供专业服务。发挥卫生、教育、公安、应急、科协等部门优势,广泛招募医学、心理、应急救援等专业志愿者2000余名,累计捐赠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物资11万余只(件)。按照“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要求,选拔了4912名优秀党员志愿者,组成了95支党员应急支援“突击队”,分批次下沉到社区第一线,积极配合支援基层社区村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十项精神文明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
聚焦全域创建,示范引领作表率。坚持“五个文明”带头示范,各级文明县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积极带头,率先垂范,全面构筑起群防群治严密防线,掀起一股携手抗击疫情的“文明风”。一是充分发挥文明县城(区)引领作用。市文明办(爱卫中心)印发了《关于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文件,在全市开展以市场环境整治为重点,“共建卫生家园 共享健康佳节”为主题的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发动广大群众治理身边的脏乱差问题。一县三区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群众性优势,深入开展集贸市场、火车站、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病媒孽生地,强化市场环境保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关停活禽交易,打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截断病毒传播的途径。二是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先锋作用。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认真做好本单位本系统职责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工作,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物资、资金和人员需要。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加包联社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小区人员摸排、小区出入人员体温测量等工作,争做疫情防控的检查员、宣传员、巡逻员和示范员。三是充分发挥各级文明村镇示范作用。坚持城乡文明两手抓、齐推进,各级文明村镇以疫情防控为契机,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乡风,严格落实省委“八个一律”要求,“红事”一律停办,“白事”一律从简,累计取消或延期赈酒、大型聚会近3万起。在小区、农村出入卡点等位置适当添加提示牌、宣传牌、横幅,悬挂醒目提示标语,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余万份,派出宣传车400余辆,开启广播喇叭约500余个,190个应急气象广播持续投入使用。在偏远农村,500个摩托车、电瓶车车载音箱喇叭和手持喊话器持续播放。四是发挥各级文明校园职能作用。各级文明校园积极动员教职工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相关信息发送给师生及家长,普及疫情防治知识,主动引导学生及家长居家和外出时做好防控工作。市、县(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累计选派30余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组建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团队,开通疫情期间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义安区还精心制作了《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自热线开通以来,累计收到来自家长、学生及教师的网络留言咨询约200条,接听热线36次。五是发挥各级文明家庭带动作用。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微信电话互动、奉献爱心行动,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带头参加防控卡点值守,带头积极踊跃捐款捐物,助力全市抗疫。程爱霞等文明家庭代表,还通过书法作品为一线医护人员加油鼓劲。
开展“小手拉大手、抗疫心连心”活动
聚焦时代少年,童心携手助抗疫。坚持团队引领,扎实开展“小手拉大手、抗疫心连心”活动,助力一线抗疫。一是开展童心助战宣传教育活动。广大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以共青团、少先队为龙头,精心组织广大未成年人通过制作“科学防疫”宣传册、手抄报、漫画、连环画、书法作品等特有的形式,参与战“疫”行动。二是开展安心辅导在线教育活动。广大中小学校坚持“停课不停学”,通过微信、微博等线上辅导形式,让学生学业不断,居家也能抓好学习。杨家山幼儿园、华城幼儿园、第十二中学等多个学校线上通过工作群、班级家长群、自媒体公众号、电话、短信等形式,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倡议书、相关通报等,及时将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科学防护知识传达到每一位师生员工,做到全覆盖。三是开展爱心援战主题教育活动。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童心同力,为爱发声”活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一线战“疫”。如天津路小学两个班级全体同学向市人民医院捐赠100个护目镜,市十五中学生累计捐款30155.66元,向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同时,校园小记者们也纷纷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大家一起分享抗“疫”故事。
“中国好人”黄军华在全市发起“你我携手献热血,众志成城战疫情”无偿献血倡议支援湖北
聚焦选树典型,爱心接力聚正气。深入宣传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率先垂范。一是深化道德引领。全市300余名各级好人、11支以好人命名的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践行榜样精神,通过在社区、乡镇设立的宣传点以及入户走访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疫情防疫知识,累计发放宣传单1.5万份,口罩等防护用品2.3万个。“铜陵好人”、老洲乡卫生院医师汤琳,一直奔走在预检分诊、督查返乡人员健康随访及解除到期医学观察的认定、渡口测量体温等防疫工作一线。二是开展热心捐助。铜陵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通过捐款捐物、关爱慰问、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宣传等形式送温暖献爱心。65位各级好人累计捐助爱心款9.8万元,物资4万余元,驰援疫区建设;“中国好人”黄军华第一时间在全市发起“你我携手献热血,众志成城战疫情”无偿献血倡议,依托所在献血志愿者协会组织爱心募捐活动,筹集善款9.6万元;“安徽好人”丁云霞捐赠5000斤大白菜;“铜陵好人”丁延文组织平安志愿者协会会员捐款5230元;高速一大队民警、“中国好人”李杨坚守防疫一线助力防疫物资运输车畅通运行等等。三是选树道德典型。以疫情防控斗争中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为重点,深入挖掘选树先进典型,组织开展2月份“铜陵好人”评选,17位一线工作者入选候选人,推送防疫典型两对夫妻程晓海、张菲和杨守云、汪德懿分别参评“中国好人”。同时,进一步加强典型宣传,公安战线交警李杨和因公殉职辅警胡锋、医疗战线白衣女战士黄雯、“中国好人”汪荣振、“铜陵好人”杨文革等典型事迹在中央、省市各媒体报道。(铜陵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