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聚焦铜陵
安徽铜陵:借力创建实现文明蝶变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0-06-23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近日,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安徽省文明城市(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表彰名单,铜陵市再度榜上有名。

      文明城市的称号,是对城市形象魅力和综合实力的最高评价,是一个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铜陵不仅是安徽省文明城市,还是第四届、第五届的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铜陵如何借力创建实现文明蝶变?又如何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马拉松赛道上不断创先争优?

      俯瞰铜都生态城 。齐欣/摄

      滨江生态公园绿道

      “传育立行”文化长廊

      城乡“颜值”越来越亮

      城市外在之形是文明城市的“筋骨肉”,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基底,为让市民的家园更加舒适宜居,铜陵加大力气以文明创建促进城市发展。

      在清还历史欠账上,铜陵结合民生工程,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着力打通“断头路”“丁字路”,畅通大街小巷,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困扰居民生活的“痛点”被一一化解,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不满足于“修修补补”,而是基于城市发展的长远考虑,铜陵融入无废城市、海绵城市、健康城市的先进理念,着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美丽城市。

      为打造生态文明的绿意铜都,铜陵下大力气提升生态环境,关停大量污染环境的选矿厂、石料厂,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环境保卫战,并大力推进园林绿化,打造一批绿化示范工程。

      为打造具有人文内涵的书香铜陵,铜陵加大公共文化体系服务供给,在全国首创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三合一”的服务综合体,并建立各种阅读点、书吧,投入使用“铜都书巢”,让图书流动起来。

      文明城市不仅要建得“用力”,更要管得“用心”。铜陵聚焦创建难点,针对农贸市场、餐饮行业油烟污染、张贴小广告、地面环境卫生等问题,在“堵截”的同时,更注重“疏导”。比如为流动摊贩开辟专门的区域,在社区安放广告集中张贴栏等,从根源解决问题,使路畅、街净、景美成为铜陵的新标签。

      城市“颜值”提升的同时,乡村面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恶劣的短板,铜陵着力解决垃圾处理、安全饮水、道路畅通等十项基本建设,一体化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净村也要扮村,借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栖居,一方面,遵循村庄肌理和风貌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比如水乡梨桥、绿色氧吧郎坑、红色钱湾等,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网红”。

      市民素质越来越高

      铜陵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始终将群众的诉求和愿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的需求在哪,文明创建的方向就指向哪。同时,铜陵坚持“文化育民”,通过弘扬传统与创新创造并举,既让家风家训、孝道文化等中华经典在百姓中传唱下去,也让新媒体、新思维、新创造引领更多的正能量,并将此作为文明创建久久为功的重点和核心。

      在城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文明创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公益广告,潜移默化地将文明的理念浸润到市民群众心间。同时,各类文化场馆品类丰富、免费开放,各类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在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用健康积极的理念滋养市民的身心。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也是难点,铜陵通过传承和创新,以文化墙、乡贤馆、家风家训街、文化书屋、好家庭评选等形式多样的载体,不断把文明新风输送到村村落落。

      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一度是许多农村的“痛”,为了扭转这股风潮,铜陵群心村把村里原先用于举办活动、接待游客用的场所,改造成为适合村民办红白喜事的地方,只要村民提出申请,就能免费使用这里的水电气灶、桌椅碗筷、屏幕音响等,但前提是遵守不得铺张浪费的规定。

      “我们统计了一下,从2017年开始,共节省了几十万元,但最重要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改变了攀比的心理,树立了新事新办的思想。”群心村支部书记古中举说。

      文明之风在城乡遍结硕果,并孕育出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温暖着整个城市,带动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好人”和“志愿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

      好人有好报,铜陵坚持为每位好人召开一场命名表彰会,并做好身边好人礼遇、帮扶文章,通过安排专项资金、发动社会捐助、走访慰问关心、实施道德信贷等多种方式,着力解决好人遇到的实际困难。

      “好人故事”口耳相传,“好人精神”不断传递复制,与此同时,“有问题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亦在铜都大地蔚然成风。榜样的力量恰如文明之光,照亮和引领更多人同行,共同铸就文明城市的精神内核。

      不重“评时”重“平时”

      不重“评时”重“平时”,创建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持续发力,铜陵建立了高位协调、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针对谁来做的问题,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早在1999年,铜陵就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领衔的市文明委常务领导班子,并成立市文明办,全权负责各项具体创建工作,对全市文明创建活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

      针对谁监督的问题,建立创建督查机制。铜陵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争创指挥部,并抽调市直机关干部组建创建督察组,成立争创办,深入开展市领导带队视察、暗访督查、自查互查。

      针对谁来管的问题,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建立市领导及市直部门“三包两保”创建督导机制,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市领导和市直部门分别联系所有社区和主干道,分解包保每一项指标。仅2018年度36位市领导和77个市直部门累计前往包保社区、路段和网点开展督导工作140余次,发现问题800余处,现场解决580余处,印发责任清单205个。

      针对效果评价的问题,建立严格奖惩机制。在每周一的《铜陵日报》头版显著位置,都会公示各县区创建工作的周排名,直接点出第一名和最末位,让“红红脸”“出出汗”倒逼创建工作的推进。

      针对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建立财政投入机制。铜陵加大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资金支持力度,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路不平、灯不亮、绿化不到位、丁字路(断头路)等问题。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用于核心价值观宣传、基层道德模范巡演、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支持了精神文明的创建。

      以管用的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铜陵实现了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力争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招牌。(来源:决策杂志)

    责任编辑:查嘉宝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淮河大道358号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