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铜陵文明网 > 讲文明树新风
安铜办:移风易俗孕育乡风文明“幸福花”
  • 来源:铜陵文明网 发表时间::2023-02-15    字体大小: 12px14px16px18px
  •   近日,铜陵郊区安铜办旗星村大洼村民组村民自发举办“二十大精神进农家 移风易俗闹元宵”文艺晚会。村民们用接地气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甜美的歌声赞美文明乡村新气象,用优美的舞姿展现广大村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精神面貌。

      

      移风易俗“育”文明。以前村里红白事都是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近年来,牧岭村重新修订了《牧岭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大整治违规滥办酒席的力度,约束村民行为,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革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广大村民自觉实行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唱响文明新风正气。”在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安铜办牧岭村党总支书记说道。

        

      近年来,安铜办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平台,通过“一约四会”、家风家训、乡贤文化、打造“孝廉安铜、好人之乡”特色品牌等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改变村民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加大整治违规滥办酒席的力度,约束村民行为,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孕育美丽乡村“幸福花”。

      

      一约四会“约”文明。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针对出现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成立由德高望重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为成员的理事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陋习,重新制定村规民约,用具体条款规范婚丧嫁娶、人情往来,依法进行村民自治。并吸收退下来的村干部加入“一约四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破除陈规陋习,规范民俗行为,树文明乡风。

      

      

      家风传唱“孕”文明。依托本地特有文化资源,从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现代最美人物家风故事和祠堂、族谱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上寻根,将本土优秀家规、家训、家风进行搜集和梳理,编印出版安徽省首个乡土教材《安铜家风家训家教读本》。坚持立足本土文化,用本土人物,讲本土故事,写本土作品,创作了一批具有安铜本土特色的家风文化精品。打造建设马鞍社区家风家训广场、旗星村家风文化墙、牧岭村传育立行广场、牧岭村传育立行走廊、旗星村家风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打造“安铜+”模式,让优良家风浸润每个人的心灵,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育乡风。

      

      乡愁民俗“塑”文明。乡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等优秀家风基因,积淀于乡村土壤之中。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乡贤名人推介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踏寻德高望重乡贤名人,放大他们“忠孝仁善义”等优秀品质,助力家乡发展。通过挖掘民俗文化,从民间故事中整理民俗文化,移风易俗,教化乡间邻里。发挥乡贤在协调冲突、化解矛盾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一约四会”制度,依法治理民俗行为,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教化文明行为。

      

      孝廉和鸣“种”文明。从传统文化中传承和挖掘孝廉文化资源,创新和拓展孝廉文化内涵。先后建成孝廉文化公园、全民阅读点“孝廉读吧”、孝廉文化馆、孝道文化长廊等一批具有孝廉特色文化的景点和场所。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有效手段,开展孝廉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六进”活动。通过开展“十佳孝心”“孝道红黑榜”“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打造“孝廉安铜、好人之乡”特色文化品牌。促进辖区群众树立讲孝廉、践孝廉、尽孝廉的理念,养成常说孝廉话、常做孝廉事、常怀孝廉心的好习惯,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推动孝廉文化建设常态化,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孝廉文化熏陶。

      

      好人之乡“树”文明。注重挖掘淬炼“好人文化”的价值内涵,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通过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选、我学习、我争当好人”活动,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踏寻身边好人,挖掘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平民英雄、道德标杆。通过礼遇好人,创新表彰关爱帮扶机制,传递好人有好报、行善不吃亏的价值导向。该办人口数量少,却先后评选出2名中国好人,2名安徽好人,11名铜陵好人,30多名郊区好人,身边好人好事如泉涌,被誉为“好人之乡”。

      以文化人“唱”文明。把乡规民约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发挥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充分利用春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把乡规民约融入民俗展演中,创作了一批展示本土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人教身边人,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引领文明新风尚。(陈先礼)

    责任编辑:查嘉宝
  •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淮河大道358号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tl.wenm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