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青年志愿者在敬老院帮助老人剪指甲。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枞阳县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王章志/摄
“中国好人”汪荣振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发扬雷锋精神
“您好,我们是志愿者,今天来向您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请积极遵守规定,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3月4日上午,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友好社区汪荣振志愿服务队的近30名志愿者走街串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发扬雷锋精神。
“生活垃圾分类后会混收混运吗?”“易腐垃圾能否使用垃圾袋?”“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怎么区别……”活动中,友好社区汪荣振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章,采取“小喇叭”宣传的形式,向过往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对一些居民常见疑问进行解答。志愿者汪荣振告诉记者,友好社区下设30个网格,为了做好这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志愿者们纷纷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线上线下“充电”,做足功课,“每个志愿者自己要搞懂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才能切实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监督员。”
活动中,穿梭在小区内,耐心为居民解答疑问、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无疑成了最耀眼的一道风景。“我认为学雷锋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不过时,应当一直传承下去。”66岁的志愿者李国华告诉记者,他受到汪荣振的影响,跟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有10余年,在发扬雷锋精神,积极帮助他人、发挥余热的同时,也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老有所为的依托,“我会继续学习雷锋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递到下一代,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学雷锋的队伍。”
在汪荣振的带领下,不少“铜陵好人”也主动加入团队,为志愿服务出力,“铜陵好人”姚玉兰就是其中之一。当天,她也跟随队伍前往多个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认为好人精神和雷锋精神是相互辉映的,作为一名‘铜陵好人’,我将继续助人为乐,将志愿服务变成生活的常态。”姚玉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友好社区汪荣振志愿服务队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78岁,累计开展活动200余次,服务人群万余人次,队员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万余小时。
“志愿服务如今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做就像有什么事没完成一样。”汪荣振说,自己做志愿者已经有20余年,从最开始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有团队、有组织,最大的感受就是社会上学雷锋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我将继续发光发热,带领更多的人学习雷锋、做志愿者,将志愿服务送进千家万户。”
“四点半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关爱留守儿童
3月1日下午,义安区五松镇万鸡山社区的“四点半小课堂”活动重新上线。放学后,义安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背着小书包来到活动室,看书、做作业,社区志愿者则热心地提供课业辅导、免费托管、兴趣班等服务。
“四点半小课堂”项目于2012年4月启动,社区利用已有的活动场所和人员条件,在下午放学后至6时之间,面向社区内因家长工作而没人看管的学龄前儿童及少年,把孩子们组织起来,集中进行学业、心理、行为上的辅导。“四点半小课堂”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称赞和支持,部分家长还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在享受社区服务的同时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项目开办以来,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已有100余人,服务时长2000小时以上。志愿者史君告诉记者:“‘四点半小课堂’项目填补了家长管理真空,减少了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隐患。社区将继续严格落实‘四点半小课堂’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今,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他们用负责的态度、勤勉的付出、贴心的服务和真挚的笑容,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质和温度。
“幸福照相馆”帮助残疾人传递幸福
在幸福社区,有个“幸福照相馆”,老板方剑身有残疾。长期以来,爱心社工服务社的志愿者们不仅为方剑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还给他的照相馆介绍了很多客源。如今,生活蒸蒸日上的方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为同样是残疾人士提供免费服务。“因为这个照相馆,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也希望进来消费的居民能够感受到这份幸福,并传递这份幸福。”方剑说道。
“助人自助,这是社工、志愿者的共同目标。目前社区‘幸福’品牌已涵盖了助残、环保、家政、健康、互助等居民需求集中的领域,我们希望这些服务项目的设计、实施,让社区各类群体受益的同时,也让他们成为服务社区的一员。”爱心社工服务社负责人王丽说,社区注重培育自己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实现自我“造血”。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这就是铜陵市志愿者的真实写照。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22.24万人。“‘十三五’期间,铜陵市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中,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服务领域更加广泛,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市文明办志愿服务科负责人介绍。
“十三五”以来,铜陵市建立健全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关系转接、褒奖激励等制度体系,创新实施最美志愿者“三免一保险”激励优惠政策,完善“以市、县(区)两级志愿者协会组织为龙头、直属志愿者分会为骨干、基层志愿者服务队为细胞”的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建成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点480余个。同时,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广泛开展“四关爱”及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场次,参与群众150余万人次。评选表彰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280余例,新当选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41例,市直机关党员志愿服务总队、汪荣振、幸福社区、新华社区获评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长江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肖吕应获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铜陵文明网综合 来源:李莉 路璐 钟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