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阳节,当市委副书记张岳峰,市政协副主席李明龙来梅塘新村看望慰问百岁老人王友珍时,老人不止一次满怀深情地说:“我今年已经103岁了,身体仍然这般好,多亏我背后有一个好儿媳啊!”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这位梅塘社区唯一的百岁老人发自内心、出自肺腑的话。
老人的儿媳妇鲁宜友是一位退休工人,而今也已年过古稀,她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婆婆的感人事迹在社区广为人知,受到居民的交口称赞。
早在鲁宜友刚和丈夫王德宝结婚时,她就主动和丈夫商量,要把远在庐江的婆婆接到铜陵自己家中来一起生活。那时50多岁的婆婆因丈夫病故,孤独无依,身体虚弱,急需人照顾。鲁宜友这一片真情实意,深深打动着老人的心,从此老人不再孤单,脸上也时常挂满了笑容。
在婆婆70多岁的那一年,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卧床不起长达数月。鲁宜友一边坚持上班不影响工作,一边在家坚持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为婆婆递水送饭,洗脸擦身,端屎端尿从无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终于康复了。
在鲁宜友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生活的无忧愁无烦恼,但岁月不饶人呐。2004年,已是97岁高龄的婆婆无论是日常生活起居,还是出行散步都遇到不小的困难。为了使老人健康长寿,生活的质量更高,一方面,鲁宜友根据老人喜欢吃甩鸡蛋花的习惯,把鸡蛋敲开一个小口,往开水里甩鸡蛋花,坚持每天多次做给老人吃。另一方面,鲁宜友天天坚持搀扶老人上下楼梯,到公园广场等处锻炼。在社区小路、菜市场人们时常看到婆媳俩边走边看、边说边笑,熟悉的人常打趣地说:“看,你们多像一对母女啊!”每当这时婆婆总是笑眯眯地说:“我们本来就是母女嘛!”。
也是在2004年,自家老伴王德宝不幸患上了肺癌,需住院治疗。上有百岁婆婆需人照顾,中有丈夫重病住院需人照料,加上小儿子离婚留下的6岁孙子还需要人看护……全部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身上。我们不要忘了,这时的鲁宜友也是一位已年近古稀的老人啊!但她毫无怨言,事无巨细,全力担当,呵护备致。对婆婆孝顺有加,对丈夫细心照顾,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半个月的时间一下子瘦了十多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子快乐有加,老伴病情好转,百岁的婆婆精神也非常愉快。
鲁宜友不仅是孝老爱亲的事在社区出了名,而且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风范在居民中也传为佳话。三年前,她住家二楼的曹师傅重病无人照顾,她得知后主动上门嘘寒问暖,端茶送饭,帮助洗涤,甚至慷慨解囊支援看病费用并到医院帮助护理照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社区内有一位双腿残疾的空巢老人王详珍,由于其儿子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母亲,鲁宜友听说后又是主动上门帮助排忧解难,不是帮她晒被子洗衣,就是帮她擦洗门窗,打扫卫生。她的扶残助人事迹受到众多居民的一致赞赏。
社区37栋楼房旁边的下水道堵塞,脏水脏物流出致化粪池满溢,她发现后和丈夫一道,不怕脏和臭,整整劳作了大半天,才把下水道疏通并清理干净。
单亲家庭徐和香,自己无工作,又带着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生活十分艰难。鲁宜友积极帮她照看孩子上学,有时还把小孩接到家中照顾,同时还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鼓励安慰她要树立生活的信心,在她的帮助下,这位单亲母女现在生活得很快乐。
汶川、玉树发生地震后,鲁宜友不仅率先献爱心捐款多次,还积极带动社区居民捐款捐物,表现出一个平凡居民的不平凡的崇高思想境界。
鲁宜友的好人事迹也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市委副书记张岳锋,市人大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世定,市政协副主席李明龙先后到她家中看望慰问,张岳锋、唐世定曾鼓励她说:“正是你能做到孝老爱老敬老,老人才能幸福健康长寿!”每当这时鲁宜友总是笑容满面,连声说:“应该的,应该的……”。
从青年到古稀,鲁宜友一贯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照顾病夫、培育子女、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她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幸福的家庭、营造一片和谐的空间。大爱无痕,真情不语,她用最朴实的爱谱写出一曲孝媳贤妻好邻居的孝爱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