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刘志宏,义安区血防站主管检验师。毕业十几年来,她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寄生虫病防治检验工作,凭借一双火眼金睛,在显微镜下识别各种寄生虫成为全国“状元”!她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地方病办公室指定“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考核专家组成员。先后荣获安徽省优秀医生等荣誉称号。
刘志宏,女,大学专科学历,2000年医学检验专业毕业,从事农村基层寄生虫病防治检验工作至今,现为义安区血防站主管检验师。先后荣获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综合考核第一名、技能考核第一名;省卫计委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选拔赛比赛个人一等奖;荣获安徽省优秀医生称号; 2014年荣获铜陵市第二届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青年拔尖人才;铜陵县卫生系统第二届专业技术骨干,被称为铜陵市寄生虫防治第一人;2015年荣获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称号,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刘志宏,1980年出生,现为义安区血防站主管检验师,十几年的钻研、学习血防知识,以出色的专业知识服务与寄生虫防治一线。
平凡的全国寄生虫识别 “状元”
寄生虫防治工作是个平凡而枯燥的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中,走出了全国“状元”。在显微镜下,刘志宏凭借她火眼金睛,识别各种寄生虫,使她成为寄生虫识别全国“状元”!她的绝技、绝活,是国家卫计委对于全国医学检验领域职业技能的权威认定。2014年9月,她参加由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举办的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获得综合考核第一名、技能考核第一名,堪称显微镜下寄生虫识别全国“状元”。这项比赛2011年开办,到目前为止,通过比赛产生的火眼金睛“状元”,全国只有4人,她是安徽惟一。当日竞赛时,显微镜下是各种寄生虫标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4名选手,在显微镜下,识别寄生虫。特别是在无数的寄生中,既要识别各种寄生虫的种类,还要数出数量,难度可想而知,在众多强势的本科生、研究生竞争选手中,刘志宏凭着自己对于寄生虫的火眼金睛,独占鳌头,一举获得最佳成绩,荣登榜首。
寄生虫病领域年轻“专家”
刘志宏还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地方病办公室指定的“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和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考核专家组成员、安徽省疟疾达标考核专家组成员。2000年,全国开展第二次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安徽省血防所专家人手不够,于是通过举办全省业务培训班的形式选拔了5名助手参加。刘志宏凭着过硬扎实的专业基础,在选拔考试中考得了全省第一名。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非常艰苦,不仅要去偏远农村,采样还需要老百姓的粪便。她不怕苦不怕累。一年时间里,她跟随省里专家、领导跑遍全省各地,背着显微镜每到一处便开始寄生虫检测。她非常爱钻研,对于不懂的东西一定会通过勤学好问彻底搞懂,经常带着片子请教省里的资深专家。这给她的专业成长插上了翅膀。对于一个勤学好问者而言,显微镜下的寄生虫很让她着迷:你瞧,在不同时期,它的成长呈现出状态,总是变化多端。她这才深刻认识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书本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远远没有实际中那么丰富、真切。在实践中、在经验中积累简直太重要了!她对于寄生虫每一阶段成长、变化看在眼里,并牢牢地记在心里。她时时不忘虚心请教身边的资深专家,时间不长就成了寄生虫病诊治领域的年轻专家,成了省级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和考核专家组成员。寄生虫的识别与防治,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和地区保护人民生命的重要领域,对于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有着无法计算的经济价值。刘志宏说“目前,所有的寄生虫我都能检测出来,这是我的价值所在”。
成为国家期待的寄生虫识别高人
寄生虫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是危害广大农村和城郊区域的儿童和妇女。中国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中国寄生虫种类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感染人数之众,居世界各国之前列。寄生虫有的寄生体外,有的寄生体内,寄生体内的如在消化道、肺、肝、血管,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不同的寄生虫感染致病,治疗方法有别,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显微镜下准确识别出来,才能对症下药。目前在我国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很多大医院,检验人员对于寄生虫检测水平总体不高,因而寄生虫病危害着人民群众健康。刘志宏坦言,目前对于寄生虫的显微镜检测,各地疾控中心、各家医院虽然都能开展,但是并不一定都能够检测出来。现实当中,漏检、检测不准,是常有的事情。正因如此,提高寄生虫识别与防治对疾病防治越来越重要。
绝技、绝活造福当地民众
刘志宏所在的铜陵在长江流域,那里新发寄生虫病人和原有病人比较多。凭着高超的技术,她默默地做着许多造福民众健康的事情。有一年夏天,铜陵县江心洲胥坝乡一个七八岁小男孩不明原因发高烧,到某大型医院住院检查治疗,一个星期不见好转。经人指点,父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天中午时分把孩子带到了铜陵县血防站。刘志宏闻讯立即赶到化验室,了解病人的情况后,给病人做了一个血百分检查,镜下一看嗜酸性粒细胞高达28%,又有疫水接触史,血凝IHA(+++),最终被诊断为临床急性血吸虫病,诊断准确治疗立竿见影,小男孩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疗,并治愈后出院,为幼小的生命排除体内垃圾,使之健康成长,其价值无价可计。刘志宏从2005年以来一直参与铜陵县老洲乡光辉村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还参与秋冬季节晚上进村采样,当晚乘坐小船过江返回。这对指导该地区血吸虫防治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当地一位中年妇女因严重贫血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来到铜陵县血防站求助,刘志宏同志综合考虑到该病人来自老洲乡是血吸虫疫区,又是一名菜农,易发钩虫病,症状类似钩虫病,当即对这名妇女的粪便做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最终该女子被确诊为钩虫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并为其家庭减少了经济损失,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治好一人,带动一方。铜陵县江心洲老洲乡光辉村以前是长江流域血吸虫病重灾区,许多因病致困、因病返贫。刘志宏和同事们通过监测分析研究,为疫区提供了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疫区病人大为减少,保护了劳动力,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病房,由于她的检验技术娴熟,很多病人得到及时确诊,特别是一些疑难疑似病例,她都能及时为临床一线提供检验依据。据不完全统计挽回病人经济损失20多万元,既保障了病人的健康,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研究课题镜检质量把关人
从2005年起,铜陵县老洲乡光辉村成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以往,这个监测点的监测工作都是在省血防站的亲自当面指导下才能开展。刘志宏能够独当一面之后,省里把许多工作就放心地托付给她了,这是对她的充分信任和肯定。由于镜检能力很强,刘志宏还承担着各级研究课题的质量把关工作,有的还是国家级课题。她参加过安徽省血防科研基金《洲滩型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规律的研究》、《血吸虫病流行区改良加藤法两次粪检检测效果的比较》、《安徽省铜陵县晚期血吸虫病内科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和效果评价》等多项课题研究,完成铜陵县科技局科技项目《不同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效果比较》,并在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上发表论著《3种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人群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效果比较》,这些科研项目的运用和推广,对全县、乃至全市、全省都将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动人类寄生虫防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