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夏爱国,男,1952年4月出生,郊区桥南办事处退休工作人员。他是群众眼中的“金牌调解员”。多年来,他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交通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各类民事纠纷超过百起,讨回农民工工资约1000多万元,受到辖区百姓的一致赞许。2016年春节前,经过他的多方努力,为50多个农民工讨回了工资约100多万元,让他们安安稳稳的回家过年。
正文:
浓浓的方言口音,洪亮而沙哑的声音,不管是长江社区还是隆门社区的居民,不见其人,就能准确的知晓,这是夏爱国来了。作为社区的“金牌”调解员,他已经早就被人熟知。l970年参加工作的夏爱国,一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l975年以优秀青年的身份被调入铜陵公安机关工作,至此,先后在刑警、国保、内保、派出所、办公室、治安办等担任领导工作21年,先后受到公安机关6次嘉奖,4次获得综治先进个人等殊荣,在l989年,还获得了安徽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的称号,2008年的一场大雪,夏爱国扎根在工作岗位上,带头参与抗灾救灾,哪里有老百姓的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凭借其突出的成绩,在当年还获得全省抗雪救灾先进个人的称号。
从公安部门退休后,夏爱国同志,还一直担任长江社区、隆门社区的调解员工作,闲不住的夏爱国同志把维护社区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保障社区居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衡量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标准,推动了社区和谐建设步伐,为铜陵市郊区桥南办事处的社会稳定和构进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群众敬重和爱戴。
每年春节年关,是夏爱国最忙碌的时候之一,不少农民工拿不着血汗钱,无疑都会找到夏爱国,2016年春节前,河南、铜陵约50名农民工,急匆匆的找到了夏爱国,告诉他,他们在福建人孙某承包的钢铁厂工程干了一年多,将近100万元农民工工资未拿到,眼看就要过年了,承包人孙某可能要携款潜逃,夏爱国同志得知后,即时赶到钢厂工程部,经了解孙某帐上存有工程款130万元左右,老夏向工程部领导通报孙某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请求工程部领导暂时拖延支付孙某工程款,老夏又即时赶到钢厂向领导汇报了情况,求得领导的支持,第二天农民工又跑到老夏办公室,声称孙某可能要携款潜逃,我们要堵钢厂大门,防止孙某逃跑,老夏又赶到工程部,工程部领导讲孙某确实要求提工程款回家过年,被我拒绝了,得亏你提前打了招呼,经过夏爱国同志的真诚和热心,几天的协调和奔走,夏爱国帮着这50多个农民工讨回了工资约100多万元,让他们安安稳稳的回家过个年。
夏爱国同志从事工作多年,受过工伤,但是,每天很早都会一如既往的来到自己的调解工作室,为了表彰他在调解工作上的突出成绩,铜陵市郊区桥南办事处,还特地授予他“金牌调解员”的称号,面对获得过的无数荣誉,夏爱国总憨厚的一笑,总说自己就是闲不住,想多为别人做点事情,夏爱国同志做调解工作积极主动,立足本职,尽责尽力。只要居民群众需要,他都会和其他调解员一道,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还社区居民一片安宁。多年来,他直接参与调解的家庭、邻里、婚姻、交通事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各类民事纠纷超过百起,讨回农民工资约1000多万元,受到了辖区百姓的一致赞许。
在多年的工作中,夏爱国同志还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重点排查相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由于防范到位,措施得力,一些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全部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百姓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治安形势良好。
夏爱国除了是一个“调解能手”外,还是一个“热心肠”,多次走访发现辖区百姓疾苦,并伸上援助之手。2012年,夏爱国通过走访得知,原先建华新村的孤寡老人夏爱梅虽已是70多的人,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孤寡老人所住房屋濒临倒塌,夏爱国同志向社区领导汇报,向桥南办领导汇报,将夏爱梅调换一套住房,同时夏爱国向派出所领导汇报,将夏爱梅作为派出所帮扶对象,平时夏爱国同志隔三差五地看望夏爱梅老人,虽然给夏爱梅换了住房,生活条件还是很差。每次夏爱梅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夏爱国及时将夏爱梅送到医院检查住院,经过治疗后,又将老人接回家。为了彻底改变夏爱梅的生活居住条件,夏爱国经过四方努力,八方求援,四处奔告终于在横港滨江花园获得一套住房,虽然夏爱梅离开了老夏辖区,夏爱国每年还会送些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去看望她,老人每次见到夏爱国同志,都会说一句话“就你对我好”。
多年来,夏爱国同志始终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扩大,大事不激化,力争给每个当事人一个公正公平的说法和交待。尽管没有高唱的赞歌,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冲锋陷阵的奋勇,也没有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但夏爱国同志却在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百姓的热情,赢得了百姓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