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事迹:
  • 类别:
  • 时间:
  • 汪华
  • 善待弱者 做有温度的民政人
  • 2018-03-20
汪华.jpg
汪华

   

  事迹简介:汪华,男,198111月生,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副站长。16年来,无论寒冬酷暑,他始终坚守在流浪救助工作第一线帮助100多名智障人员找到亲人,为3000多名痴、呆、傻人员清洗身上污物,累计服务近万名流浪乞讨人员。他钻研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苦练驾驶技能,总结了一套服务心得被评为铜陵“民政好人”。

  “用爱心保护未成年人,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希望,保护未成年人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救助阵线上的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呵护他们。2012126日,农历大年初五,一名年仅13岁的广西女孩陈丽(化名)由公安护送到救助站,恰好当天是汪华值班。小女孩情绪极度抵触,汪华和她的初次沟通并不顺利,期间多次喊她起床吃饭,她都表现的极不耐烦,也不搭理人。即便如此,汪华并没有因此放弃沟通,他说:“这个女孩年纪这么小,初来乍到肯定有戒备心理,我们耐心的疏导,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心”。随着汪华一次次走到陈丽身边主动和她交谈,询问她饿不饿、冷不冷之后,她渐渐开口说话。汪华说:“我比她大十多岁,算是大哥哥了,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和困难就和我聊聊吧。”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还在春节期间,但是汪华同志都坚持着和小女孩谈心。了解到她偷了父亲几千元钱后离家出走,并且来到安徽会网友、找工作;汪华进一步意识到一个不完整、不健全的家庭对一颗幼小心灵的伤害。汪华后来说,对于这类“问题儿童”一味地打骂或者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要用心去呵护他们成长。直到30日上午,汪华经过连续几天的多方联系,终于和陈丽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节后上班第一天,汪华和同事们开上救助车将陈丽带上了回家的路。临走前,陈丽对汪华说:“大哥哥,我会听你的话,回去后先好好读书,等成年了再出来工作、报答社会”。

  “用真心服务流浪人员,帮助他们回归家庭”

  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你无法了解那种艰难;有一种眼神,没有见过,你无法感受那种渴望。救助工作的对象是城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他们常常过着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地生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是为受助对象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回到家园,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可是面对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混身散发着腥臭的流浪乞讨人员,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吝啬爱心,敬而远之,但是汪华同志永远都是冲在最前线的救助人。就在2016年春节前夕,正值铜陵市最低气温将达到零下10摄氏度,市救助站获悉在郊区普济圩一处猪圈里住着一名精神不正常的流浪人员。汪华和同事开着救助车立刻赶到现场对其进行劝说并将他接回站里。回到站里,该男子情绪反常,汪华耐心劝说他更衣洗澡,为他准备晚餐,并询问到这名男子名叫周庆国。在为他检查身体时,汪华又发现他双脚有烧伤,并且已经严重感染,散发着恶臭。汪华及时向领导报告,安排周庆国一边被定时送去医院治疗,一边在救助站里住了下来,还在救助站里过了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庆国的伤势逐渐痊愈了,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2月下旬,汪华经过与周边多个救助站查找、核实,终于帮周庆国找到了家人,确定了周庆国的家在扬州市甘泉街道姚湾村。31日上午,汪华和同事开上救助车护送周庆国踏上了回家的路。后来从周庆国姐姐的叙述中了解到,周庆国已经走失十几年了。刚走失的时候,家里人在新闻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去派出所报了案,却了无音讯。就这样过了十几年,家里人都心灰意冷以为他已经死亡了。谁也没想到,走失了十几年的周庆国还能平安回来。看到周庆国和家里人团聚的动人场景,汪华默默地走到一边,内心同样是激动的,但是他只淡淡地说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用耐心照料智障人员,保证他们活有尊严”

  救助站日常服务、救助的对象中最头疼的一类人便是那些智障、痴呆傻人员。他们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行为举止怪异,往往让人生厌。汪华同志常说,“这些智障人员在社会上是可嫌可弃的,如果我们再不关爱他们,那他们就真的没人管了。救助人就是要用耐心对待每一名智障人员,让他们能活得有尊严。”

  智障人员铜池(化名)是20142月由公安送来救助站的。他智力低下,行为怪异,属于典型的痴呆傻人员。讲不清楚家在哪、叫什么名字,但是听他的口音像是合肥地区的人。自那时起,只要有空余时间哪怕在周末,汪华和同事都开上救助车带着铜池走进乡间田头,挨家挨户的询问、调查,期望能帮他找到家人。但是两年多的查找一直没有结果,铜池一直在救助站里接受生活照料。20162月,铜池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救治,期间,汪华几乎每天都要去病房了解他的病情,嘱咐护工一定要看护和照料好他。33日凌晨,正在睡梦中的汪华被医院的一通电话吵醒,护工反映夜里铜池病情突然恶化,现在正在抢救。接到这个消息,汪华立马从热乎地被窝爬起来,穿上衣服就往医院赶。夜里出门时都还没来得及和家人打声招呼。铜池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汪华又带着护工处理好他的善后事宜,陪铜池有尊严的走完了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当处理好这一切离开医院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五点钟。

  “用悉心营造创建氛围,维护城市文明形象”

  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检期间,为了积极营造创建氛围,汪华想点子找办法,一是与同事们一道充分利用宣传栏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并熟记文明创建知识,做好站内的卫生清洁美化工作;二是主动协调配合公安部门加大街面主动巡查和劝导工作力度,每天在城市主干道、商业广场、地下通道、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徒步巡查,积极劝导街头乞讨人员进站救助,对不愿进站的,及时劝离;对携带未成年人乞讨的现象第一时间干预,并根据“保护性”救助原则将相关人员带回站内救助,对接进站内的救助对象,及时核实身份信息,第一时间为信息清楚、准确的人员安排购票返乡、护送返乡等服务,将基本信息暂时不清的人员安排在站内提供临时救助,圆满完成了各项创建任务。

  汪华同志是两个女儿的父亲,小女儿还不满周岁。他同时肩负着赡养老人和长辈的义务。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的性质常常要求他去外地出差、护送,突发性的救助任务更是会经常要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对此,汪华同志从来没有怨言。他时常对自己的爱人说:“救助工作比较忙,下班也没个准点,家里的事情你替我多操点心吧”。

  汪华同志参加工作的16年,本着一切为了救助对象的原则,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诚恳宽厚的处事原则,认认真真地做着本职工作,已经从一名踏实肯干救助员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救助管理人员。大爱真情铺满救助路,汪华同志正在用自己行动诠释着。

责任编辑:蒋洁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长江中路中医院对面和谐大酒店12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www.tl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