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左文,男,1968年12月生,枞阳县周潭镇文化广播电视站站长。
19年扎根基层文化一线,累计在《安徽日报》、《铜陵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000多篇,2017年3月被《铜陵日报》社评选为2016年度优秀通讯员,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发掘推介人之一,也是枞阳县第一个“铜陵好人”周顺友的推荐人。
左文同志1987年10月参军入伍, 198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服役12年,1999年12月转业回地方被安排在枞阳县周潭镇政府工作,主要从事联系村各项工作、文化服务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17年来,左文同志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两学一做”,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丰富政治理论和学习业务知识,充分发挥了岗位职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一定的文字综合能力。
左文同志在乡镇宣传、文化等普通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的严格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
在工作中,左文同志始终保持了端正的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树立了不骄不躁、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面对身兼数职、保障服务事项多、事务杂、任务重的工作性质,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把党的文化宣传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切实践行“两学一做”而不懈努力。
左文同志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刻苦专研业务知识,在“一专多能”、 复合型工作能力上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认真刻苦、积极主动,在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请教,多动脑、勤动笔,结合工作开展外宣工作,17年来自己创造条件为乡镇文化宣传事业服务,先后筹资10多万元,购买了美能达9xi、a807si胶片相机和柯尼卡美能达a7数码相机及索尼HDR-HC3数码摄像机用于文化服务、宣传报道工作,为周潭镇外宣工作在《安徽日报》、《安庆日报》、《铜陵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宣传稿件2000多篇(幅);稿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乡镇的各项事业,为提升乡镇的形象和知名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0年至2008年,连续9年被枞阳县委宣传部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先后7年被枞阳县人武部评选为“民兵报道先进个人”。
2016年1月,区划调整枞阳县划归铜陵市后,即被《铜陵日报》社聘任为通讯员,2017年3月被《铜陵日报》社评选为2016年度优秀通讯员。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周潭镇是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暨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乡武术”主要发源地之一。2008年始,左文同志工作之余,即着手陪同、协助枞阳县电视台、文化馆等文化宣传主管部门东奔西跑的挖掘、收集整理“东乡武术”资料工作,吃尽了千辛万苦,拍摄了大量的第一手的图片、视频资料,为2009年“东乡武术”申遗成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发掘推介人之一。申遗成功后,又不遗余力的为“东乡武术”传承发展做协调、推进工作。
2016年初,区划调整,枞阳县划归铜陵市后,市、县文明办在开展“铜陵好人”推荐工作时,左文同志想到30多年如一日坚守山区教育事业的周顺友老师,便对周顺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工作,对其感人至深的事迹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不厌其烦的反复改写,三易其稿,最终才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使自己成为了枞阳县第一个“铜陵好人”的推荐人。
总而言之,左文同志的镜头所摄对象和笔下讴歌的主人公都是平凡简朴的普通人物,正是这些普通人物引导了社会正能量,建设、传承了社会文明,构建了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