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介:汪小明,男,1952年3月生,金山社区居民。2012年,汪小明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筹得了外孙先天性心脏病的医疗费用,之后他本人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6年来,先后为4名生病大学生捐款并帮助他们向社会求助,经常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养老院给老人理发,将社会募捐的衣物捐赠给贫困山区。“帮助他人,传递爱心。”是汪老一贯的坚持。
汪小明何许人也?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熟悉他的人总会亲切地叫他一声“汪大爷”,退休后的汪大爷没多少爱好,唯一热衷的便是想法设法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困难群体。
身处窘境遇好人,从此踏上“公益路”
2012年,汪大爷的外孙因患先天性心脏病急需高昂的手续费,女儿家经济条件有限,万般无奈之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乞求社会的帮助。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向《铜都晨刊》求助的第一天便收到了好几笔爱心捐款,短短几个月就筹集了几万元。外孙的手术成功了,汪大爷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人人为我,我何不也做些事为人人?这样的想法在汪大爷的心中根深蒂固,于是,从那时起,他便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公益路。
执着信念,让更多困难群体受助
时隔不久,他了解到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患上了白血病,面对高额骨髓移植费用束手无策,汪大爷立即捐款300元,带着女孩的资料开始了求助之路。在此期间,汪大爷又了解到另外两名患者同样患有白血病,同样经济有限。带着坚持执着的信念,汪大爷携带三名患者的资料四处求助。“病魔无情,人间有爱”。虽然在为三患者的求助中多遭到冷眼、质疑,甚至漫骂,汪大爷却从不后退,因为他心中装有大爱,有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人被他的真挚执着所感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为患者筹集到三十余万元善款,为他们分担了忧愁。在此期间,汪大爷和患者家属还受到当地的市委书记宋国权和多位领导的接见。领导的关心给汪大爷莫大的荣耀,更加坚定了他成为志愿者的决心和信念。
2016年10月,汪大爷又了解到一位考上安师大因病未能入学的患者,该患者生活极端困苦。于是汪大爷便带着患者的家人四处求助,从不接受患者家属一支烟,一杯水。求助中受到市总工会、市残联的的热切接待。在汪大爷的影响下,他才8岁的外孙女也捐出了200元压岁钱。就这样,汪大爷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志愿者。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巷,忙着他的公益事业。他常说,“只要还能跑的动,就会为需求者跑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坚持,让公益之路更加宽广
汪大爷的志愿者之路越走越宽广。在慈善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的推荐下,他开始接触社会上的公益团体并加入了“铜陵市彩虹志愿者以及铜陵市带爱回家公益”协会,成为了一名有组织的志愿者,做公益也开始更加规范、更加广泛。当墙倒向居民楼,可能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汪大爷立即与媒体联系,奔走疾呼,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居民安心;道路坑坑洼洼,居民出行不便,汪大爷再次通过媒体和有关单位联系协调,曾坑坑洼洼的道路修复一新,解决了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发现好人,及时宣传,让中华美德不断发扬光大。他只要听到或发现有关好人好事,比去现场了解实情,及时爆料。经他发现的如:20年如一日的好婆媳、半生缘、长不大的哥哥等都被评为了“2016年最美家庭”。
除此之外,汪小明经常参加“行风热线”在热线上,汪小明帮助了许多困难家庭。另外他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去养老院给老人理发,陪老人聊天,募捐衣物寄给贫困地区。将残疾孩子送去文艺表演…
就这样汪小明走过了六年风风雨雨的公益之路,含辛茹苦,贵在坚持。他能坚持到今天,与老伴陈恩秀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更难能人可贵的是,老伴一有空还会陪着他一起做公益。
汪爷爷在彩虹协会会员里,是个优秀的志愿者,每次开展活动他都很积极报名参加还带动了身边的朋友参与进来。作为一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不图名,不图利,为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想在有生之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中华美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讲看齐见行动”活动中,我要让我的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