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事迹:
  • 类别:
  • 时间:
  • 朱海货
  • 21天参与诊断发热病人逾200例的一线感染科主任
  • 敬业奉献
  • 2020-03-16
朱海货.jpg
朱海货

  

  事迹简介:防护服、口罩、头套和护目镜把朱海货包裹得严严实实,面部都是雾气凝结的水珠,一般人几分钟都受不了,而战“疫”一线的他们,每天至少要穿8个小时。123日至今,朱海货吃住都在隔离病房,全程参与医院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治。目前,经他诊断的发热病人超过了200例,他带领的团队还负责跟进留院隔离观察病人的日常诊疗,大家连年夜饭都只是匆匆吃了几口盒饭。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袭以来,枞阳县医院领导班子及全体医护人员迅速开展相关防控工作,成为守护生命、迎难而上的“逆行者”。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医院感染科医生的忙碌可想而知。而朱海货就是基层防控一线医生的一个缩影。

  自疫情暴发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朱海货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

  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待命

  21下午3点半,一位近期有武汉旅游史的发热患者来到枞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朱海货立即和感染科医生胡来文一起研究患者的肺部CT。一旁的护士则为患者测量体温,记录病症,随后将患者带往门诊室后面的隔离病房。

  防护服、口罩、头套和护目镜把朱海货包裹得严严实实,面部都是雾气凝结的水珠。“在进隔离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都要穿防护服,穿着防护服是很闷热的,一般的人穿着防护服几分钟都受不了,但是我们还要做一些医疗诊断工作,基本上穿几分钟眼镜就都糊掉了,全身都是汗。”朱海货说。

  据朱海货介绍,现疫情发生后,共有30名医护人员轮流负责发热门诊与感染科病房,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待命,“虽然规定的工作时长是8小时,但大家几乎都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吃饭也只能端着盒饭匆忙吃上几口。因为出去一趟就要换一套防护服,为了节省防护服,医生、护士都尽量少喝水或者不喝水。”

  吃住在隔离病房,十多天未见家人

  “感染科是抗击疫情战斗的最前沿阵地,疫情需要我,我肯定要冲在第一线。”自123日接到任务前,朱海货主任就感觉这次的疫情不容乐观。作为感染科医生,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份职责,所以他提早就把衣服和洗漱用品都准备好了,随时奔赴至疫情防控一线。

  从第一例病人入住县医院以来,他就没有回过家,至今已经十多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人。据朱海货说,所有该院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最少都要连续工作近两周时间,结束后还要隔离观察两周,也就是说最少一个月不能与家人团聚。

  自疫情发生以来,朱海货基本都是吃住在隔离病房,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治工作,他都全程参与。目前经过他诊断的发热病人已经超过了两百例,留院隔离观察病人的日常诊疗,也由他带领的团队跟进,非常辛苦,就连年夜饭也是在病房里吃的盒饭。

  除了负责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治疗,朱海货还要参加县内专家小组的病例会诊,每天电话响个不停,全是患者的咨询和专家组的工作交流汇报。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科室,我们全院,还有全县人民都在一起战斗,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朱海货说。

  正是本着这样的初心和全县人民的寄托,朱海货同志始终战斗在我县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无怨无悔,不负韶华!

  202024号,澎湃新闻网发文报道了朱海货主任在抗击疫情战斗中的突出发现,文章一经刊出,立即引起县内民众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为朱海货同志点赞。

责任编辑:王婷婷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长江中路中医院对面和谐大酒店12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www.tl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