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事迹:
  • 类别:
  • 时间:
  • 张陆玉
  • 万里援疆 情系学子的好老师
  • 2015-03-16
张陆玉

  

  事迹简介:张陆玉,市第二十中学语文教师。2013年,他别离妻儿,积极报名远赴万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地区支教,成为铜陵地区第二批唯一的援疆教师。支教以来,他倾心倾力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并为维吾尔族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8年的教学生涯,他潜心钻研,诲人不倦,所带班级多次获市“优秀班集体”。他本人曾获市“骨干”教师、“优秀援疆干部”等长号。

  张陆玉是铜陵市第二十中学语文教师,为响应省、市教育部门关于选派优秀教师援疆支教工作的号召,积极报名参加援疆工作,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唯一的铜陵市第二批援疆教师。在2013820临行前,铜陵电台记者采访他,问他到新疆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坦诚地道:“我是一名教师,我想把铜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新疆和田地区去,我将对皮山县的学生像对铜陵学生一样的热情与爱心;我更是一名党员,现在国家需要我援疆了,我应起一个先锋作用,为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容应对恶劣的环境:张陆玉不远万里奔赴皮山高中,这里地处沙漠边境,,风沙大而多,上下班,头发上身上常都是沙,甚至嘴里都有沙子;空气干燥,整月几乎无雨,手上和脸上的皮肤脱皮开裂,呼吸时有焦灼感;海拔高,常头晕,口腔发干,嘴唇发紫。这里与北京时间相差近3个小时,作息时间也迥然不同。这样的气候与时差给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到了12月份天气异常寒冷,每天中午只能休息半个小时,早晨到学校,天还没有亮,晚上天黑了才下班。这里地震不断,常有桌椅无故抖动的现象,有时候学生震惊得从座位上站起来。皮山县地处南疆,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常常有宗教极端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分子挑起事端,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即使这样,他还是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来投入工作。他常说:“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时,我就决心在疆一分钟,奋斗六十秒!”

  探索新路子,开拓性开展教学工作:在皮山高中,他承担了高一汉语教学工作。由于维吾尔族学生们汉语基础差,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上课时,语速放慢,一句话重复两遍甚至三遍,板书时,字就一笔一画写;在教学中,为了加强汉语的工具性落实,带领学生们朗读字词的读音,耐心地讲解词义,请学生们口头造句并及时纠正,鼓励学生们上黑板听写词语和创设情境写一段话训练,从而培养民族学生们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在讲解课文的词语的过程中,尽量把一些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形象化。如在讲解《计算机会有意识吗》一文中生词“本能”时,他就做了朝窗外的太阳一看,眼睛就立刻眯了一下的表情;然后又演示了婴儿一生下来就会哭的情态,学生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有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知道‘本能’的意思了,就是对光亮等做出不知不觉地反应”;有学生说:“那也是不学就会的天生本领。”为了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他搜集并熟悉有关南疆的风土人情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列举一些民族学生所知晓的事例来佐证课文的内容,同时尽可能把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其中。对于作业本上出现的错误,常常请学生到办公室来,当面批改,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正确理解为止。每周一三五的早读,他都到班级督促学生们朗读汉语,也常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就说他在铜陵二十中的17年教学中,也是一直虚心好学,勤于反思,敢于探索,潜心专研教材,备课详细,讲课生动风趣,作业批改认真及时。在2007年中考语文成绩中,他教的学生夏萌取得142分;在会考中、高考中,他所带的语文学科成绩都令人可喜。曾多次获得校级先进教师称号;也荣获安徽省农垦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铜陵市优秀团员,“骨干”教师等称号;所辅导的学生获省级作文二等奖、市级一等奖。现在,虽然换了工作环境,但他仍然保持精益求精工作态度,在教学上不断改进和真情付出,他赢得了维吾尔族学生们喜爱和该校领导充分地肯定。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热情帮扶年轻教师。在支教期间,他参加皮山高中申请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项课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并担任了子课题的组长。多次参加这项课题的研讨会议,撰写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培养人才功能》等论文,现该课题已经结题,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审,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其实,他二十中担任年级组长工作期间,就一直积极主动开展年级组日常教学工作,组织老师们命月考试卷,开月考成绩分析会议等;而且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已发表四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中学教学参考》《时代教育》等上,特别在承担高三年级组长工作期间,认真组织老师们到合肥芜湖等地参加学习交流;在教育教学研讨中,他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毫无保留拿出来与同事们分享。因此,在皮山高中开展的新老教师结对帮扶暨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中,他大胆接受了学校的工作安排,热情帮带4个青年教师。每周,不仅听他们的课,而且给予指导意见;每月还给他们上一节公开课,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也从而达到帮扶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成长的目的,使青年教师们提高课堂效率,使维吾尔族地区的学子们更好地受益。。

  化牵挂为真情付出,增进民族情谊:他说:“我是第一次远离亲人,而且远离的时间如此之长,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牵挂我那刚刚升入初中学习基础还薄弱的孩子,思恋我那早出晚归上班的妻子;也常想到铜陵市教育局领导和二十中校长的嘱托……现在,我就得把这些思念与嘱托转化成继续前行的动力,转化为增进民族融合的感情。”其实,张陆玉是一直是很有爱心的老师,在二十中,承担17年班主任期间,为激励学生,请学生到他家中做客,为辍学的学生再回校上课而做家长工作,深夜推车送生病的学生到医院。他所带的班级不仅多次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而且也荣获铜陵市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先进少先中队等称号。因此,对于那些汉语基础薄弱的维吾尔族学生,他就能主动去辅导;对于那生病的维吾尔族学生,他就能亲自去医院看望;对于那些贫困的维吾尔族学生,他就能积极去捐款捐物;古尔邦节期间,他到维吾尔族教师家中祝福;植树节期间,他冒着风沙去沙漠边缘植下一棵棵树苗……由于他真心诚意相待,也赢得了民族的学生、教师和当地的百姓友好与尊重,也荣获和田地区优秀援疆干部称号。

  张陆玉作为一名教师,始终以开放积极的心态面对现代教育,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严谨务实,敢于创新,心系学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乐于奉献,积极主动援疆支教,为民族的团结与和谐做出贡献。表现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祁晨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长江中路中医院对面和谐大酒店12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www.tl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