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事迹:
  • 类别:
  • 时间:
  • 董海平
  • 守山没有终点
  • 2015-09-09
董海平

  

  事迹简介:董海平,郊区灰河乡东园村村民。他义务守护着全村2000多亩山林安全13年,每天带上镰刀、灭火扫把、记录本等工具,随时砍掉路边杂草、记录火灾隐患点,每天仅步行山路就要四、五个小时,经常忙到下午两点多还没吃中饭。2013年清明后某天,他在巡山中敏锐发现火情,及时通知村干并英勇扑打,最终协助赶来救援人员将大火扑灭。

  如果说人生的终点是生命的消逝,那么对于一个守山者来说,生命永远没有终点。因为在他的心中,神圣与责任并存,需要代代相承。他是来自铜陵市远郊灰河乡东元村东二组护林老人董海平。

  说起董海平的护林故事,还得从2002年说起。那年,董海平刚好五十一岁,在东园村担任会计,他工作认真细心,财务经验丰富,多处受到上级领导表扬和嘉奖。这一年,全乡开展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照上级要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结构要求更加年轻化、知识化,董海平主动提出自己不参加推荐选举让位给年轻人,董海平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素质。只干了一届村委的董海平光荣退职在家,当时儿子和女儿都刚成家,老伴身体常年生病,一年花费都不少,然而董海平从来不向上级诉苦诉怨,一直默默辛勤耕作,凡是村里有事找他,他二话不说就帮忙到底。

  自愿巡山 不计报酬

  东园村地处丘陵,山多地少,外出务工人员多,在家基本都是老少。村里2000多亩的山林,一直需要人看护,一是防止有人乱砍伐,二是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村里工作的人本来就少,再加上村集体收入微薄,根本请不起人来专门巡山。村里考虑了董海平一直在家,以前工作兢兢业业,不出差错,就找到他,希望他能担起此职,村里适当给些生活补助,实际上相对于义务看山防火,不但责任重大,搞不好还有生命危险,因为这些年由于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很少有人到山上砍草,致使草木茂盛,很多路荆棘丛生,山高陡峭。当村书记找到董海平时,董海平坦诚地对村书记说:“我是一名老干部、老党员,巡山看林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为村里出份力,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我很乐意。”这样,董海平干起他的巡山员的工作了,一干就是13年。

  巡山防火 不留死角

  东园林场,由于多年封山育林,林木高大茂盛,加上又是我乡臧龙山公墓所在地,防火责任重。每天巡山,董海平总是带上这些装备:镰刀、灭火扫把、手机、记录本、一壶水。他每天进山一边走,一边发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一起对村民进行护林防火宣传,特别是对于儿童、精神智障等人员,落实监护责任。对林区内的族坟,摸清上坟日期,打听族姓中有威信人员的联系方式,提前打招呼,要求他们不能携带烟花炮竹上坟,确保山林安全。每次巡山,看到有树枝长到路边,他总是顺带用镰刀砍掉,要是清明冬至前后,天干物燥,防护带枯草特别茂盛,隔段时间就要砍掉,他经常忙到中午两点多还没吃上午饭,有时他就自带干粮,为的就是将森林火灾降低最低点,不留任何死角。对于巡山的所见所闻,他都用记录本记录下来,重点加强防范。

  危急时刻 冲锋在前

  平常的工作光是上山走路都要四五个小时,没有好的身子骨是不行的。董海平虽身小但力大。 2013年清明节过后十余天的上午,他像往常一样上山。当走到一处孤坟时,他发现情况不对,以前这座坟很少有人来看,四周长满野草都看不到里面,当他走过去看到附近有车轮印,于是一个念头在他脑门闪过,他冲下去发现里面已经火苗耀耀,周围枯树开始燃烧,危急时刻,他操起肩上的灭火扫把朝着火苗不停地扑打下去,当时风非常大,火星随风乱舞,引起多处同时起火。由于着火点多,扑火力量明显不够,于是他电话通知村里领导火情。由于发现及时,他扑火经验非常丰富,扑火措施得当,救火人员及时到位,山火得以全线扑灭。大火扑灭后,董海平坚持留守火场,防止死灰复燃。直到彻底安全后,才离开火场。这次大火着火面积2亩,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得益于他工作仔细,危急时刻不顾一切救火,时刻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爱护自己守护的山林,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把它们当做自己的伙伴,累的时候就靠树上面,渴的时候喝口泉水,有什么快乐的事说给大山听,有什么烦恼在大山中释怀。

  就是这样的一个巡山老人,他无所谓世间功利,不在于个人得失,自愿守护山林,无怨无悔,默默无闻,把自己的生命融于大山中,与大山共生息。

责任编辑:祁晨
铜陵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铜陵市长江中路中医院对面和谐大酒店12楼  邮编:244000 电话:0562-2862152
Copyright © 2013-2015 http://www.tl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